两年前,当我作为一个非审计类专业的“求问者”来到思南县审计局这个大家庭时,办公室角落的绿萝正抽出新绿。面对陌生的凭证账簿、未知的专业术语,我就像闯入大观园的刘姥姥般手足无措。而今春深似海,在翻阅过一千余份审计档案后,我终于触摸到了审计的筋骨与魂魄。
初识,幸运与迷茫共存
自2023年初入审计机关,快2年时间,踏入审计门,是命运,更是幸运;是压力,更是动力;是责任,更是担当。从未接触过审计业务的我,对于审计是迷茫的,也是不可知的。人们往往对未知的事物有着恐惧和胆怯,因为未来不可知,也从未被预见,但唯一能把握的,唯有坚定信念走好脚下的路。
记得刚到单位的第一天,正是一个乡镇经责审计时期,单位刚见过的领导和前辈在讨论着关于问题的定性,针对一个问题激烈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搬出各种法规条文一条一条过,一个字一个字斟酌。看到他们争论时不畏权威,只唯实,我心里不禁肃然起敬,默念着“原来这就是审计啊!”
成长,丢掉迷茫继续向前
作为一名青年审计干部,破除心里的迷茫,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修炼与事业发展相契合的工作能力。
“参加项目与办公室工作同样重要,先在办公室多学习”,因此我开始了我的办公室工作。其中公文收发于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为此,我详细记录了公文办理流程,从做好收文登记到提出拟办意见,从呈领导审阅到各股室和具体到人承办,从跟踪办理进度到做好文件归档,力求做到严谨细致,确保不出纰漏。在办文过程中,我阅读了大量的文件资料,也逐渐熟悉了审计的工作职能,在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同事的关心帮助下,我从学着模仿到主动探索,不断思考,默默耕耘。
身临其境的感受审计。快两年的时间,断断续续参加了2023年末的税收审计、2024年初的自然资源局的部门预算审计、2024年8月的营养餐专项审计,让我这个“打酱油”的见识到了审计是什么。在2023年末税收审计项目工作中的自己就像是一个“旁观者”,努力做到跟着审计前辈的思路走,与我而言,“前辈们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这是我当时工作的最大感受,于是在审计前辈的指导下撰写了人生中第一份审计证据。2024年初,我参加了单位组织开展的县自然资源局部门预算审计,在下乡核查资金落实情况中,在与老百姓的对话询问中,我突然明白了“为民而审”的责任使命。同年8月,我参加了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专项交叉审计,这个项目给我的体验就是“真的很累”。作为全市统一组织的交叉审计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内容多、范围广等困难显得尤为突出。我们审计组“5+2”“白加黑”,常常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围绕看资料、抽学校、做笔录、写证据、作汇报等工作,归纳总结、认真研判,没有一个人说“累”,大家相互鼓励、及时交流,看着审计前辈中充满倦态的“笑脸”,我明白了审计人的担当与作为。
这些“打零工”和“打长工”的现场审计工作让我亲身感受到了审计一线紧张而又不失活泼的审计氛围,让我增进了对审计工作全貌的了解,让我学到了审计业务知识、提升了审计实操技能。办公室工作与现场审计工作侧重点虽有不同,但能让我从不同角度更好地了解审计工作,最为重要的是,这些工作经历,让我坚定了做好审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前行,新青年当有新作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春最宝贵的不是经验,而是永不停歇的探索勇气。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不管什么岗位都有着自身的价值,努力将价值发挥到最大,让自己的青春燃烧到审计这项事业中去,在不同的岗位上仔细打磨,在其位谋其职。
绿萝又绽新芽时,我除了依旧在寻找审计的真谛,也在努力成长为新时代的审计青年。自当将一代代青年对真理的求索发挥到极致,这便是新时代青年审计人最动人的答卷。(思南县审计局:王霞)